>為什麼螺螄粉都在柳州?

  螺螄粉,作為廣西柳州的特色美食,以其獨特的酸辣鮮香風味,深受饕客喜愛。柳州之所以成為螺螄粉的發源地,與當地的飲食文化和歷史背景密不可分。

  柳州人素來喜愛食用螺螄,這種傳統飲食習慣為螺螄粉的誕生奠定了基礎。據記載,早在1940、50年代,柳州街頭就有販售煮螺螄的小吃攤,螺螄湯清甜可口,深受市民青睞。當時,螺螄湯甚至比螺螄本身更受歡迎,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的常見食品。

  1980年代初,柳州的螺螄粉逐漸成型,並在當地普遍出售。關於螺螄粉的起源,有多種說法:

  • 說法一:1980年代中期,解放南路一家兼營乾切粉的雜貨店員工,常在早上學習後,拿上一把乾切粉,到隔壁的阿婆螺螄攤,與螺螄湯一同食用。後來,賣螺螄的王記阿婆也開始販售螺螄粉。
  • 說法二:文革結束後,商貿開始復甦,谷埠街菜市成為柳州市內生螺批發的最大集散地。附近工人電影院的觀眾散場後,常在此逛夜市。柳州人喜愛食用螺螄和米粉,有些夜市攤販便同時經營煮螺和米粉的生意。人們喜歡將螺螄湯與米粉一同享用,形成了螺螄粉的雛形。
  • 說法三:1980年代初期某天深夜,幾位外地人趕到柳州,來到一家快要打烊的米粉攤點。由於骨頭湯已售罄,只剩一鍋煮螺剩下的螺螄湯,攤主便將米粉放入螺螄湯中煮,加上青菜及花生等配菜,外地人食後大呼好吃。攤主後來逐步完善其配料和製作,形成了現在的螺螄粉雛形。

  這些說法雖各有不同,但都指向一個共同點:柳州人對螺螄和米粉的熱愛,促成了螺螄粉的誕生。螺螄粉的湯底以石螺為原料,加上豬筒骨,配以多種香料熬製而成,湯汁鮮香濃郁。配料方面,酸筍、腐竹、木耳、花生等,為螺螄粉增添了豐富的口感和層次。

  柳州獨特的飲食文化和對螺螄的熱愛,使螺螄粉在此孕育而生,並成為當地經典小吃。如今,螺螄粉已走出柳州,成為廣受歡迎的美食,展現了柳州豐富的飲食文化底蘊。

發佈留言

購物車
返回頂端